哲学家卡尔·波普尔说过:“假如世界毁灭了,图书馆还在,很容易重建世界,如果图书馆也没有了,我们就会变成原始人。”
图书馆,这三个字究竟有着怎样的能量呢?
我们的图书馆
图书馆,是看书的地方。绍兴古越藏书楼,1904年对外开放,是我国拥有的第一家公共图书馆。12年后,在它的西南部,大约50多公里的西施故里、苎萝山麓,乡绅楼蔷庵创设了诸暨图书馆,1919年落成,遗憾的是,后来被战火所焚毁。
在那个贫弱挨打的年代,书激起了一代人读书救国的热望,周恩来总理就曾说过: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。”
新中国成立之后,1956年6月12日,诸暨图书馆在原址上建立了起来,并正式对外开放,有图书7100余册。1965年迁到了孔庙。
1993年,市委市府根据城市发展规划,将建造新图书馆作为“暨阳新城开发区”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,并于1995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,当时占地5476平方米,它就是东一路老馆。
2015年5月,又一次搬迁至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图书馆大楼,是一座开放型、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,新馆面积10000平方米,目前,馆藏古籍2万册、藏书85万余册。
时代在变化,阅读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延续,市图书馆也走进了社区、乡村。现在共有浣江书房8个、乡镇图书分馆17个。
在这里,我们感受着静谧的力量;在这里,我们汲取着先贤的智慧;在这里,我们孕育着民族的希望。
这里是我们的图书馆,让我们一起在这里阅读。其实,并非书本身有什么了不起,而是读书意味着你还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,你还有追求,你还在奋斗,你还在追寻另外一种可能性! 来源:视听诸暨 |